丙型肝炎
李某,男,35岁。2012年5月25日初诊。
主诉:纳差乏力2月,加重5天。
病史:患者原有“病毒性丙型肝炎”病史。2月前出现乏力纳差,未予重视,10天前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-2b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,5天前症状加重,诊见:全身困重,乏力纳差,口黏苦,小便黄,大便不爽。查:舌红,苔薄黄腻,脉濡。
诊断:丙型肝炎,
中医辨证:肝著 证属湿阻脾胃
治法:清热利湿,芳香化浊
方药:甘露消毒丹加减。白蔻仁6g,藿香10g,茵陈15g,滑石20g,木通5g,石菖蒲10g,厚朴10g,法夏10g,黄芩10g,薏苡仁20g,黄芪20g,柴胡10g,白芍10g,甘草5g。7剂,水煎服,分2次口服。
二诊:2012年6月1日.服药后纳食增加,精神较前好转,仍感觉口苦,小便黄,大便正常。舌红苔薄黄腻,脉濡。继服7剂,诸症基本消失
按语:本病案为中医“肝着”,湿热阻脾(中焦)所致,故方用甘露消毒丹,其中藿香、白蔻仁、黄芩、茵陈、石菖蒲清热解毒,芳香化浊,柴胡、白芍、薏苡仁、法夏、滑石、木通疏肝理脾利湿;厚朴理气宽中;黄芪以防苦寒、清热利湿之品攻伐太过,以扶正,提高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