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缩性胃炎伴肠化
【特色病案】 2022-07-11
分享到

萎缩性胃炎伴肠化

 

曹某,女,52岁。2006年2月27日初诊。

主诉:胃脘胀满8月

病史:患者诉2005年6月以来胃脘胀满,在本院门诊服中药3月症状未改善,曾在本院胃镜示:萎缩性胃炎伴肠化,十二指肠球部溃S2期,幽门螺杆菌+),B超示:胆壁毛糙,肝囊肿,服用三联根除HP剂中药后无改善来诊,现感:胃脘胀满,食后尤甚,及于两胁隐痛,后背痛乳房作胀,气则减,口苦,纳呆,眠差,二便调,舌淡红,苔薄黄,脉细弦。

西医诊断: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十二指肠球部溃

中医诊断:痞满  肝胃不和,气滞血瘀证。

法:疏肝行瘀。

方剂: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
处方:柴胡6g,枳10g,白芍15g,甘草3g,鸡10g,佛手10g,陈皮6g,橘叶15g,薏苡30g,莪术10g,当归10g,香附10g。10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进食后不喝汤,忌辛辣,七成饱;不生气。

复诊:药进10剂后症状均有改善,轻度头晕,血压100/60mmHg,停经前曾有宫血,兼有血虚阳亢。脉如前治从原法。原方加当归10g,白蒺藜10g,百合20g。头晕好转,而胃胀亦渐平。

 

:胃痞胀属中医胃痞。经云:“胁为肝之分野”,“邪在肝则两胁中痛”,两胁、乳房均为肝经行部位,肝气滞故两胁隐痛,乳房作胀肝气犯胃,气不和故胃叶天士云:“初病在经,久痛入络”。病起8月,持续胀痛,气滞血瘀。

 

 


是否下载
取消